回顾2022年,金融圈最不容易的行业有哪些?保险业肯定是其中之一。
去年,保险业经历了极为少见的负债端、资产端两端承压的困境。在此背景下,最近又到了上市险企集中发布中报的时间点,市场格外关注的问题是:上半年,保险行业的情况好转了吗?头部险企的业绩如何?
相比去年的困境,今年上半年,随着市场需求的逐步恢复,保险行业出现了恢复性增长,头部险企核心业务呈现出了明显的回温态势。
8月29日晚,中国平安(以下简称“平安”)发布半年报。上半年,平安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819.57亿元,年化营运ROE达18.2%,实现新业务价值259.60亿元,新业务价值同比大幅增长45.0%
与投资者切身相关的是,营运利润和长期稳健的分红挂钩。在整体经营保持稳健的情况下,平安向股东派发2023年中期股息每股现金人民币0.93元,同比增长1.1%。
在平稳度过困难时期后,一边保持稳健的发展,一边持续提升现金分红水平,可见平安“深化战略,修炼内功”终见成效。
/ 平安半年报“成绩单”,
透露了哪些信息? /
平安的寿险改革有明显成效,这是中期业绩会最大的亮点之一。
作为平安的业务支柱,上半年,寿险及健康险业务营运利润达到585.93亿元,新业务价值259.6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5.0%。
其中,代理人渠道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94.3%,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28.25亿元,同比增长174.7%。
除了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外,平安的其他几个主要业务板块的表现,也集中体现了一个“稳”字,这也反应了平安作为头部险企的经营韧性。
上半年,平安财产保险业务仍然实现了稳健增长。平安产险保费服务收入1558.99亿元,同比增长7.8%,通过强化业务管理与风险筛选,整体承保综合成本率保持在98%的健康水平,其中车险业务承保综合成本率97.1%。
值得一提的是,平安产险的亮点在于通过金融科技,实现数据驱动经营服务线上化。作为中国最大的用车服务APP,截至2023年6月末,“平安好车主”APP注册用户数突破1.86亿,累计绑车车辆突破1.25亿。其中,6月当月活跃用户数突破3578万。
凭借良好的客户服务,在中国银保信颁布的车险服务质量指数评价中得分94.52,平安产险位列财产险行业前列。
银行方面,平安银行经营业绩表现稳健,资产质量也很平稳。上半年,平安银行实现净利润253.87亿元,同比增长14.9%。截至6月末,不良贷款率1.03%,拨备覆盖率291.51%。
此外,平安的综合金融模式还在持续深化,平安的客户渗透率也在逐渐提升。截至2023年6月末,平安个人客户数超2.29亿;客均合同数为2.99个,较年初增长0.7%;个人业务归母营运利润占总归母营运利润83.4%
在整体经营保持稳健的情况下,平安表示继续向股东派发2023年中期股息每股现金人民币0.93元,同比增长1.1%。
看完上面的各项数据,可以说作为头部险企,平安的表现依旧稳健,并且在稳中透露着活力。因此在8月30日的中期业绩会上,中国平安首席运营官付欣用“改革显效”、“战略深化”、“高质量发展”三个关键词,对上半年的经营成效进行了概括。
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陈心颖更是直言:“我们的股价严重被低估,平安长期的业务、价值、利润都非常稳健。”
连续11年提升分红绝对水平,是平安的底气。
/ 进入第4年,平安寿险改革显效 /
在半年报这份成绩单上,有一项市场、行业甚至普通人都非常关注的内容,那就是平安的寿险改革。作为平安近年来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平安的“现金奶牛”,寿险改革的成效如何呢?
2019年时,平安启动寿险改革,虽说是在行业中先行了一步,但也和当时的形势息息相关,尤其是人口红利的减少,说明传统的依靠人海战术去销售保险已经不“灵”了。
因此,平安必须走出寿险改革这一步,而核心命题则是探索新动能、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今年,是平安进入寿险改革的第4个年头。上半年,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实现新业务价值259.6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5.0%。
“新业务价值增速远超市场增速,除了宏观经济整体回升向好方面的原因,主要得益于过去三年公司坚定不移地改革创新,以及市场需求回稳向好。”陈心颖总结道。
除了新业务价值的大幅增长,值得注意的另一项指标是保单继续率。上半年,平安寿险的13个月保单继续率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25个月保单继续率同比上升7.0个百分点。
多项领先行业、稳中向好的指标,向外界展示了平安寿险改革的阶段性成果。正如陈心颖所说:“寿险改革这3年是成功的,我们对日后的长期发展充满信心。”具体情况,可以从渠道和产品两个方面来看看。
在渠道经营方面,除了传统的代理人渠道外,平安还开辟了社区网格化、银行优才、下沉渠道三大创新渠道。
有意思的是,上半年平安的代理人数量少了,但人均产能却高了,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94.3%。
在中期业绩会上,陈心颖评价个险代理人团队:“个险代理人渠道追求的是高质量,而非数量。今年上半年代理人数量有一些下滑,但人均产能大幅提升了94%,每一个代理人月均收入超过1万元,这是非常有竞争力的。而且约80%的代理人跟随公司3-5年以上,稳定性很强。”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是银保渠道。得益于深化与平安银行的独家代理模式,上半年新业务价值28.2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74.7%,“新优才”队伍招募超2000人。
面对市场需求变化,今年,平安还推出代理人形象新品牌“平安MVP”,这是继“优+”之后的又一吸引精尖营销人才的重大举措,就是说平安在招揽人才方面,一直是诚意满满、不遗余力。
在产品经营方面,受人口红利减退、商品同质化、客户需求变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平安构建了“保险+服务”产品,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上半年,平安寿险通过健康管理服务了超1600万客户;截至6月末,平安居家养老覆盖全国47个城市,累计超6万名客户获得居家养老服务资格;此外,平安高端养老项目已在深圳、广州、上海、佛山四座城市启动。
通过坚定实施“4渠道+3产品”战略,今年平安全面拓展多元渠道,持续提升业务品质,积极推出多样化产品和服务,实现了经营业绩稳健发展。
/ “综合金融+医疗健康”双轮驱动,
打造长期护城河 /
寿险改革的成效有目共睹,而平安之所以有底气去改革,是来自于“保险+服务”的竞争力,其中医疗健康更是打造长期护城河的关键因素。
随着我国步入长寿时代,近年政策不断向康养产业倾斜加码,在业内人士看来,寿险业新单保费持续下降的背景下,布局康养赛道已成为险企谋求转型的关键抓手和被寄予厚望的“第二增长曲线”。
以保险业的学习样板、世界保险巨头美国联合健康为例,其医疗健康业务已占到集团利润的约50%。
作为国内保险业中被认为距离联合健康最近的头部险企,平安的战略为“综合金融+医疗健康”双轮驱动,今年上半年的数据,也肯定了这一战略的效果。
截至6月末,在平安超2.29亿的个人客户中,有超64%的客户同时使用了医疗健康生态圈提供的服务,客均合同数约3.43个、客均AUM约5.58万元,分别为不使用医疗健康生态圈服务的个人客户的1.6倍、3.2倍。
而上半年,在平安的新增客户中,有29.7%来自集团医疗健康生态圈,享有医疗健康生态圈服务权益的客户对平安寿险新业务价值贡献占比超68%。
可以说平安彰显了头部险企的“头雁效应”,正将医疗健康服务与综合金融业务有效结合在一起。一方面,综合金融业务过去积累的海量客户,正在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医疗健康业务中;另一方面,医疗健康服务也开始持续赋能综合金融业务,在客户数量、经营业绩上都已有所体现。
如今,作为支付方,平安有效协同保险与医疗健康养老服务,团体客户、个人客户经营均取得显著进展。
2023年上半年,集团医疗健康相关付费企业客户超3.3万家,平安健康过去12个月付费用户数超4500万;平安实现健康险保费收入超700亿元。2023年上半年,超1600万平安寿险的客户使用医疗健康生态圈提供的服务,其中新契约客户使用健康服务占比近70%。
此外,作为供应方,截至6月末,平安自有医生团队近4000人、外部签约医生超5万人,自有三甲/级医院6家,合作医院超1万家,已实现国内百强医院和三甲医院100%合作覆盖,合作健康管理机构数超10万家,合作药店数达22.6万家。
覆盖面如此之广,可见经过多年的行业深耕,平安在医疗健康服务方面的积累已然领先同行的,未来可期。
/ 结束语 /
对于在平稳度过困难时期后交出的这份 “成绩单”,平安创始人、董事长马明哲在致辞中评价:
“面对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公司上下扎实推进深化战略、深度协同、修炼内功三个方面的重点工作,聚焦金融主业,服务实体经济,推动医疗生态圈建设,仍然交出了一份有定力、韧性强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在中期业绩会上,陈心颖则强调了改革带来的溢出效应:
“得益于公司过去三年的寿险改革,不止渠道质量提升,产品服务也得到提升,公司通过持续深耕‘综合金融+医疗健康’战略,服务和产品上都保持竞争力。”
的确如此,无论是几年前坚定不移的寿险改革,还是“综合金融+医疗健康”战略的实施,在经过时间的锤炼后,最终都证明了平安作为头部险企的高瞻远瞩,也进一步明确了平安下一步工作的发力点。
此文由 生活消费圈 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首页 > 生活金融 » 营运利润819.57亿元!中国平安业绩大增背后,都透露了哪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