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消费圈

平安信用卡征信修复不存在,提高警惕莫上当

     平安信用卡征信修复不存在,提高警惕莫上当

平安信用卡征信修复是否可行?

今年初,国家发改委1月17日发布的《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自5月1日开始实施,《办法》中要求信用平台网站应当在作出信用信息修复决定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将修复信息共享至认定单位和相关系统。认真细究文件,不难发现,《办法》修复的对象是失信信息而并非个人征信信息,“信用信息修复”也并不等于“征信修复”。但是,就是这么一份文件,让与征信修复相关的广告宣传再度甚嚣尘上,让部分用户信以为真。



实际上,金融相关监管机构对于征信记录的原则规定仍然没有变化:任何人都无权随意删除、修改征信记录。所谓的“征信修复”、“征信维权”、“征信洗白”等行为均存在收取高额费用后跑路、征信培训加盟诈骗、骗取个人敏感信息等套路及危害。

真实案例

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曾接到信用卡客户曾某、周某提出的平安信用卡征信修复诉求。平安银行工作人员在仔细查看资料与核对时发现,两人提交的材料很有可能是伪造的,之后平安工作人员又再进一步排查,确认两人提交的相关材料均为伪造的,是由曾某与周某在网络上找的“代理维权”黑产机构所伪造,两人均被黑产中介所蒙蔽,平安银行工作人员向当地警方报案并提供违法犯罪线索,警方最终成功抓获相关涉案人员。

轻信类似“平安信用卡征信修复”的中介机构危害是极大的:

危害一: 个人信息泄露隐患多。消费者将重要个人身份信息、个人金融敏感信息等提供给非法代理方,却面临信息被不法分子非法出售、非法使用的风险,如冒名办理小额贷款、冒名办理银行卡盗刷或参与洗钱违法犯罪活动等。

危害二: 征信、经济方面损失难以追回。有的黑中介公司打着“咨询费”等名义,收取消费者若干比例的费用后直接拉黑消费者,造成消费者直接的经济损失;有的消费者轻信非法代理方所谓的“征信维护”方法,拖延或暂停还款而拒绝与银行沟通,很可能因逾期还款导致消费者个人征信信息产生不良记录。

危害三: 伪造材料,涉嫌违法犯罪。在一些黑中介组织的教唆蛊惑下,部分消费者参与编造事实、提供虚假材料,从而进行恶意投诉,还可能面临法律风险,涉嫌违法犯罪。



专项治理,严厉打击

平安信用卡催收客服表示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为积极响应深圳市“征信修复”乱象专项治理工作,有效落实深圳人民银行、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深圳市委网信办、深圳市公安局四部门部署要求,进一步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征信维权意识,在公共领域、营业场所、官方微信等平台开展线上线下全方位、多层次、渗透化的宣传教育活动,旨在帮助公众构建正确的征信维权意识,谨防掉入“平安信用卡征信修复”陷阱,依法理性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有异议,应及时向相应的金融机构提出合理诉求。

 

此文由 生活消费圈 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首页 > 生活金融 » 平安信用卡征信修复不存在,提高警惕莫上当

()
分享到: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